【建設要聞】天塹變通途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動工建設
動工儀式現場 韋璐明攝
8月31日,廣西最長跨海大橋、北欽防一體化“卡點”工程廣西濱海公路龍門大橋在欽州市正式動工。這是廣西規劃建設的第一跨海大橋,廣西首座單跨超千米的特大橋。大橋通車后,北欽防通勤車程縮短至1小時。
當天上午,在欽州市欽南區龍門港鎮西村淡水龍水庫附近,機器聲轟鳴,高大的塔吊機和龐大的旋挖鉆機準時啟動作業,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龍門大橋第一根樁的基礎開始施工。龍門大橋起點位于淡水龍水庫附近,接濱海公路龍門大橋西引道終點,終于欽州港區益民街與龍涇大道交匯處。
龍門大橋效果圖 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該項目路線全長約7.6公里,主體工程由龍門大橋、揚帆立交及三段路基組成,主橋長1198米,采用主跨1098米單跨吊全漂浮體系鋼箱梁懸索橋,滿足20000GT郵輪通航要求。該項目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建設標準,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路基寬33.5米,引橋橋寬33米,主橋橋寬38.6米,批復概算總投資約57.1億元(其中主橋造價約17.42億元),批復建設工期4年。
龍門大橋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 年)》國道G228丹東至東興廣西濱海公路主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濱海公路是連接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通道,也是廣西唯一的濱海旅游觀光公路,更是北欽防交通一體化的重要支撐項目。龍門大橋建成后,將助力廣西濱海公路打造成“車在海邊走,人于畫中游”的濱海旅游觀光大道,助推北部灣經濟區加快構建大產業、大港口、大交通、大旅游的新格局,對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也具有重大意義。(彭遠賀、覃小草)
相關動態